- 企业基层生产经营责任制的变革背景与构建路径探讨——以深圳2025-4-2
- 基于SWOT分析和战略地图的市县两级烟草企业指标体系设计2025-4-2
-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2025-4-2
- 数字经济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前提、内在机制与实现路径2025-4-2
-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关键控制点识别与监控策略探讨2025-2-12
- 新形势下中央企业加强外事管理工作的策略与建议2025-2-12
- 基于科技创业的技术研发与商业管理平衡支点研究2025-2-12
- 住房保障新模式对企业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2025-2-12
国家电网公司深化卓越绩效管理扬帆起航
5月19日,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召开深化卓越绩效管理推进会。
当前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进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全面推进“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的战略关键期。
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管理“永恒主题”,充分发挥管理要素作用,部署深化卓越绩效管理工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网特点、国际领先的管理模式,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致力于提升公司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一体四翼”发展布局落实落地,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作出新贡献。
今天头条君要介绍的内容,关于公司是怎样深化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先来看一部专题片热热身吧!
关于卓越绩效模式,划重点——
卓越绩效模式源于1987年创立的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吸收众多世界成功企业管理经验,是全球公认的质量经营模式,为组织获得持续发展和卓越绩效提供指导和工具。该模式旨在提高企业管理成熟度、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已成为各类组织践行新发展理念、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卓越绩效管理作为一套国际公认的先进管理工具,也是一种“国际语言”,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与世界各类组织开展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有效载体。
01
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工作,实现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愈发重要而紧迫,需要我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不断提升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上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着力构建国际领先的经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运行机制和管控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卓越服务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为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实现新突破。
深化卓越绩效管理是服务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夯实管理基础,驱动管理变革,提升管理效能,持续良性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公司“大国重器”作用,为实现我国“十四五”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深化卓越绩效管理是推动公司战略目标落地的重要举措。为基于公司战略目标的管理体系全面一体化整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理论框架,突破工作瓶颈,提升管理效能,不断提质增效、做强做优。
深化卓越绩效管理是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战略高度追求管理协同,用持续改进促进管理提升,以绿色共享实现与相关方合作共赢,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清晰指引。
深化卓越绩效管理是提升公司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国网特点、国际领先的管理模式,打造国网管理品牌,引领和推动中国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02
总体目标
探索企业管理“业务循环融合”,企业管理与专业管理“协同循环融合”的“双循环、两融合”管理模式,不断巩固长板、提升中板、补齐短板,用三年时间打造中国特色国网特点国际领先的管理体系,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网管理范式”,提升公司软实力,在助力“一体四翼”发展布局落实落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
· 构建卓越绩效标准。完善电力行业卓越绩效管理评价导则和实施指南,推动公司卓越绩效管理标准向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转化。
· 创新管理模式。构建专业融合、精益高效、执行有力的“双循环、两融合”大企业管理架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电网适用的公司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 提升业绩水平。持续改进提升,推动安全、质量、效率、效益等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培育高素质人才。培养一批既懂专业,又懂管理、业内知名的管理专家人才。
· 打造管理品牌。打造与“大国重器”地位相称的管理品牌,输出公司管理理念,大幅提升公司软实力,引领国内企业管理发展方向。
03
总的原则
· 坚持党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 坚持战略统领。紧密围绕战略目标,聚焦主营业务,优化指标体系,助力公司“一体四翼”发展布局落实落地。
· 坚持开放融合。注重与现有专业管理有效衔接,注重前沿管理理论方法的消化吸收,注重现有管理工具的高效融合,为各专业准确查找管理短板提供支撑。
· 坚持持续改进。引导专业部门应用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对改进成效进行评价,为精准制定改进措施、持续改进提升提供依据。
04
实施步骤
公司乘势而上、开拓创新、主动作为,统筹规划深化应用卓越绩效管理工作,加强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制定工作内容、方法、指标及工作流程,推动卓越绩效模式应用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科学化。
体系优化阶段(2021年)
编制制度体系文件,拟选择省、地市、县三级试点单位开展试点验证,建立健全卓越绩效管理体系。
品牌创建阶段(2022年~2023年)
持续深化卓越绩效管理,将公司卓越绩效管理标准纳入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团体)转化计划;与中质协等深入合作,总结提炼公司管理模式,打造管理品牌。
推广应用阶段(2024年~2025年)
有序扩大卓越绩效管理应用范围,对外输出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着力培养公司卓越绩效专家队伍;探索金融业务、国际业务、支撑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05
推进措施
一、注重整体筹划,分步推进
按照“好、实、强、优”方针,深化和推进卓越绩效管理。
优化制度建设。编制印发《评价导则》和《实施指南》等体系文件,持续优化完善公司卓越绩效管理体系。
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企业管理融合框架
坚持试点先行。从省、地市、县公司三个层级,试点深化应用卓越绩效模式评价方法,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效应,推动管理诊断常态化。
积极稳妥推进。“十四五”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各阶段目标清晰,任务明确。
注重应用场景。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将国际、国家标准“翻译”成公司“语言”,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创新实践,全方位验证卓越绩效模式适用性。
二、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改进
按照构建“诊断—改进—创新—分享”的管理循环,做到优势更强、短板加长。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核心指标监测,有效查找管理症结,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消除阻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梗阻”与“板结”。
过程全程督导。制定精益改进计划,提升指标管控能力,实现改进过程可控能控在控。
关注改进成效。对各项指标开展专项分析,对关键指标采用关联比对分析,对改进效果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分,让改进成效更加直观。
固化工作成果。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完善管理模式,优化运行机制,健全指标体系,及时修订规章制度,推动制度体系建设。
注重交流分享。积极搭建分享交流平台,营造卓越绩效管理和专业管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组织保障,形成合力
压实主体责任,抓住关键环节,精心组织实施,统筹推进试点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牢牢把握卓越绩效管理“一把手工程”特性,协调解决管理上的“难题”。
强化专业融合。融合多种管理工具,打破专业壁垒,勇于揭示问题,善于改进提升,为各专业准确查找管理短板提供支撑。
明确主体责任。确定改进方向,制定改进方案,把控重点难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地实施。
提供资源保障。精心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卓越绩效培训和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内外部卓越绩效标准制定和质量奖评审,提高公司话语权。
强化激励引导。充分发挥考核激励作用,完善激励机制,研究设立公司质量奖,以表彰奖励激发广大职工的参与热情。
2021年工作重点
着力构建专业协同融合、精益高效、执行有力的系统化、标准化、开放式的公司“大企业管理”体系,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落地。
坚持“好、实、强、优”四字方针,推动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化、规范化、科学化,为“十四五”深化卓越绩效管理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做好顶层设计,构建“诊断—改进—创新—分享”的管理循环。
做实诊断改进,开展精准诊断和精益改进,提高“综合改进能力”,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做强优秀成果,提炼总结系列管理成果,打造公司企业管理品牌,提升公司软实力。
做优管理模式,探索构建企业管理“业务循环融合”管理模式。输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国网答案”。
组织省、市、县三级
共35家单位开展试点验证
责编:吴黎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 上一篇: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第06期 2021/5/24
- 下一篇:国企先行,将“市值管理”提升到“价值管理” 2021/5/23